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
根据团体标准《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规范》(T/CEEAA 002—2022)有关认证申请资格的规定,我校以下专业满足申请条件,现自愿申请参加工程教育认证。
申请认证学校:
申请认证专业:
我校保证本申请书及所有附件材料完全属实,保证按照团体标准《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规范》(T/CEEAA 002—2022)及各项文件要求,规范参与认证,严格遵守认证工作各项纪律要求,不探听评审相关信息,不拜访专家或以任何形式请托关照。
我校知晓本认证为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独立组织实施,认同“谁受益谁负担”原则,自愿申请参加,愿意承担认证相关费用。
学校负责人(签字):
学校(盖章):
年 月 日
撰写说明
一、申请书基本内容
1.自愿申请接受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
2.满足团体标准《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规范》(T/CEEAA 002—2022)规定的基本条件。
3.申请书应提供专业达到申请认证基本条件与标准要求的证明材料,具体内容参见本文件相关部分。
二、申请书撰写基本要求
1.申请书正文部分字数不超过3000字(不含表格),内容应重点突出,简洁清晰,避免罗列与认证标准无关的材料,尤其是非面向全体学生的、专业的标志性成果。
2.专业应承诺提供的材料真实可靠。
三、申请书有关材料说明
1.工程教育认证要求接受认证专业采用面向产出的教学评价方式。评价结果应能反映全体获得工学学士学位的毕业生达到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的情况。
2.工程教育认证要求接受认证专业必须建立并实施面向产出的内部评价机制,其核心是基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课程目标、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因此,专业在申请阶段必须提供与此有关的制度文件、评价报告与支撑材料:明确评价机构和人员、评价对象和周期;说明评价过程的合理性及评价数据的真实性、针对不同产出目标采取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的要求等。其中,关于评价过程及评价数据的说明,需明确其与产出目标的相关性。
3.工程教育认证采用的基本工作方式是“专业举证,专家查证”。专业必须提供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证据:证据不是专业做了什么,而是做的结果,结果只能来自专业自行开展的评价。
一、学校及专业联系人
申请学校 |
| 申请专业 |
|
申请认证 专业领域* |
| 是否跨专业 领域申请* |
|
所在院系 |
| ||
学校教务 部门联系人 |
| 电子信箱 |
|
办公电话 |
| 手机 |
|
专业负责人 |
| 电子信箱 |
|
办公电话 |
| 手机 |
|
认证工作 联系人 |
| 电子信箱 |
|
办公电话 |
| 手机 |
|
通信地址 |
|
*注:1. “专业领域”是指按照教育部规定设立的,在团体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T/CEEAA 001—2022)中各专业补充标准规定的专业范围内,包含机械、仪器、材料、能源动力、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计算机、土木、水利、测绘地理信息、化工与制药及生物工程、地质、矿业、纺织、轻工、交通运输、兵器、核工程、环境、食品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20个专业领域,工学门类其他专业及其他类(其他学科门类中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的相关专业)。
2.如学校认为申请认证专业更适宜于其它专业领域,可自行选择并提交说明材料,说明跨专业领域申请认证的理由。
二、学校及专业简介(不超过1000字)
1.学校简介
简要介绍学校历史沿革和基本现状。
2.专业概况
(1)专业发展历史沿革。只需提供开办的时间,专业沿革中的重要变化。无需提供办学条件与历史上的贡献与成果。
(2)最早毕业生的毕业年份。如果专业开办中间有间断,应提供当前连续开办期间最早毕业生的毕业年份。
(3)同一名称专业执行不同的培养方案,或在生源、办学条件不同的校区或学院办学,需说明。
3.专业最近一次通过认证的情况(曾通过认证的专业填写)
(1)最近一次通过认证的时间以及认证报告提出的问题。
(2)简述问题改进情况,包括改进措施以及对改进效果的分析(另提交附件详细阐述)。
三、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不超过2000字)
1.评价机制的建设情况
(1)参考表1,列出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建设方面的文件信息,在附件中按顺序提供文档原件。
表1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制度文件
序号 | 文件名称 | 制定 | 制度建立时间 | 开始实施时间 | 运行周期 | 覆盖的 | 已评价的 课程数量 |
1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注:课程类别按照通用标准的分类,例如:数学与自然科学类。
(2)参考表2,列出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建设方面的文件信息,在附件中按顺序提供文档原件。
表2 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制度文件
序号 | 文件名称 | 制定单位 | 制度建立时间 | 开始实施时间 | 运行周期 | 覆盖毕业生届别 |
1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2.评价机制的实施情况
(1)参考表3,列出近三年已开展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课程信息。
表3 近三年已开展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授课对象 | 开课时间 | 评价时间 | 评价方法 | 责任人 |
1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2)提供最近一次开展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的评价依据表(若针对毕业要求观测点开展评价,可参考表4;若针对毕业要求开展评价,可参考表5)。
表4 学生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依据表(有观测点)
专业毕业要求 | 观测点 | 用于评价的 数据来源 | 评价 数据 | 评价 方法 | 责任人 |
毕业要求1:描述… | 1.1描述….. | 课程1及对应的课程目标 |
|
|
|
课程2及对应的课程目标 |
|
|
| ||
…… |
|
|
| ||
1.2描述….. | 课程1及对应的课程目标 |
|
|
| |
课程2及对应的课程目标 |
|
|
| ||
…… |
|
|
|
表5 学生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依据表(无观测点)
专业毕业要求 | 用于评价的 数据来源 | 评价 数据 | 评价 方法 | 责任人 |
毕业要求1:描述… | 课程1及对应的课程目标 |
|
|
|
课程2及对应的课程目标 |
|
|
| |
课程3及对应的课程目标 |
|
|
| |
…… |
|
|
| |
毕业要求2:描述… | …… |
|
|
|
申请书附件清单:
1.跨专业领域申请工程教育认证的情况说明(有相关情况的专业填写,格式参见附件);
2.专业最近一次通过认证后的改进情况(有相关情况的专业提供);
3.在校生和最近一届毕业生使用的专业培养方案。若有不同版本的培养方案,需给出修订说明。培养方案须注明执行年限,并说明与本申请书主体内容的关系;
4.证明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存在的制度性文件(按表1、表2顺序排列,并编制目录);
5.提供专业核心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工程实践类课程,每类至少2门课程)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以下材料:
(a)教学大纲;
(b)最近两次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及其评价依据合理性审核记录;
(c)课程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d)实践作业等直接用于毕业要求评价的课程考核原始资料样本。
上述课程材料按照课程分类整理。
附件
(学校) (专业)
关于跨专业领域申请工程教育认证的
情况说明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学校) (专业),按照团体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T/CEEAA 001—2022)属于 (专业领域),由于
(原因),现申请在 (填写单个专业领域)或者
(可填写多个领域)(联合)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请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予以审核并确定能否受理及专业领域归属,我校对最终审核确定的结果不持异议。
学校(盖章)
年 月 日